會史

字型大小: 字型大小

澳門中華總商會史略

 

 一九一一年以前,澳門商人並無團體之設。每遇事故,則假座鏡湖醫院集議解決。至一九一一年,華商蕭瀛洲等,鑒於澳門華商日眾,乃發起籌備組織商會,擬具綱領,條陳澳門政府,旋於一九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獲葡京批准立案,名為“澳門商會”。翌年,澳門商會正式成立,公推蕭瀛洲為首屆總理。當時未有會所,暫假同善堂為臨時辦事處,繼由康公廟值理會撥借木橋街四號之嘗產為會所。同時,以“旅澳華商總會”名義,獲當時中國政府工商部批准立案。一九一六年,正式定名為“澳門中華總商會”(又稱“澳門商會”)。

  一九三零年,盧焯孫任總理,黃豫樵副之。值理會鑒於木橋街之會所陳舊,且地方不敷,協議募款購置會址,結果公議購入議事亭前地十八號為會所。

  一九三二年,范潔朋任總理。於一九三五年,改為主席值理制,范氏連任總理、主席七屆。為謀求商業發展,嘗在會內舉辦“商品陳列所”。

  一九四一年,高可寧任主席。是年,設“商務諮詢處”,舉辦 “商業學校”,歷時達一年。

  一九四六年、四七年,劉柏盈連任兩屆主席。一九四八年,改為理監事制,劉柏盈當選為首屆理事長,何賢、黃渭霖副之。一九四七年春,開辦“國語研究班”。一九四八年,何賢將南灣八角亭全幢捐贈本會,用以開辦“閱書報室”,紀念何母鄧太夫人及梁太夫人。閱書報室於同年十一月一日開幕。

  一九四九年春,舉辦“商業訓練班”,設簿記、珠算、尺牘等科,並將原辦之“國語研究班”併入國語科。

  一九五零年,何賢當選為理事長,周賜達及馬萬祺副之。一九五六年,理監事任期由一年改為兩年。一九六八年,理監事制改為理事制。一九八零年,理事制改為會董制。何賢自一九五零年至一九八三年,連任理事長十八屆及會長兩屆,三十多年來領導會務,出錢出力,貢獻良多。而馬萬祺自一九五零年、崔德祺自一九五三年、鄭鞏自一九六八年起,一直擔任副席,襄助何氏主持會務工作,不遺餘力。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六日,何賢會長因病與世長辭。何賢會長堅持愛國立場,關心祖國統一,為澳門地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為本會的會務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一旦遽然而逝,實為澳門社會及本會一重大損失。

  一九八四年四月,馬萬祺當選為會長。一九八六年實行會董監事制,馬萬祺蟬聯會長。此後,馬氏一直連任會長,崔德祺、何厚鏵、許世元、彭彼得、崔樂其、陶開裕、澳門中國企業協會等出任副會長,鄭鞏、邱成章、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等先後出任監事長。

  二零零零年,本會領導架構改為會長、理監事制,馬萬祺獲選蟬聯會長,崔德祺、彭彼得、崔樂其、澳門中國企業協會、廖澤雲、吳榮恪擔任副會長。許世元出任理事長,馬有禮、崔世昌、高開賢、賀定一、崔煜林和南光(集團)有限公司擔任副理事長,負責領導日常會務工作。監事長由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出任。改制後的新一屆領導層,“老、中、青”共同分工合作,為會務工作的興革注入了新元素、新思維,使我會的會務工作展現了新氣象。

 二零一零年,本會舉行了第七十八次會員大會,選舉了第六十八屆會長、理事、監事會成員。馬有禮獲選擔任會長,廖澤雲、賀一誠、澳門中國企業協會、崔世昌、何厚鏜、馮志強、顏延齡和何超瓊擔任副會長,高開賢出任理事長,賀定一、崔煜林、崔世平、林金城、余健楚、黃國勝、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劉藝良、盧德華、馬志毅、何佩芬、黃樹森和何富強擔任副理事長,負責領導日常會務工作。監事長由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出任,李萊德、李炳富、莫均益、譚伯業、鍾小健、胡順謙、梁華和陳少雄擔任副監事長。在今次的改選中,本會在傳承創新方面邁出新步伐,主要表現在:進一步擴大了工商界的團結──今屆共有五十多位工商界青年才俊入閣,會長、理監事成員由原來的一百一十人增加至一百五十三人;進一步完善了組織架構──新訂立了最高領導崗位的任期制,即本會會長、理事長和監事長連續擔任原職不得超過兩屆。

 二零一零年九月二十三日舉行第六十八屆會長、理事、監事就職典禮,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杜青林,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中央駐澳聯絡辦主任白志健,外交部駐澳特派員盧樹民等嘉賓出席。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日至十二日馬有禮會長率團往北京訪問,藉此深化澳門中總和澳門工商界對國家相關政策的理解,加強交流,抓緊機遇,更為促進區域合作,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和向世界旅遊休閑中心方向發展而努力。訪京團非常榮幸獲習近平副主席的親切會見,並向本會提出“四點希望”:一.深入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澳門基本法,不斷鞏固擴大愛國愛澳的社會政治基礎;二.把握寶貴發展機遇,發揮澳門獨特優勢,為支持國家又好又快發展、促進澳門繁榮穩定再立新功;三.在繼續培養青年人才方面盡職盡責,確保“一國兩制”偉大事業後繼有人、薪火相傳;四.更好履行服務會員、服務社會職能,為促進澳門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多作貢獻。訪京團還先後拜訪了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中央統戰部、國家商務部和澳門特區駐北京辦事處。

 六十多年來,本會在領導層同人及會員們的共同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會務不斷發展,影響日益廣泛。舉其犖犖大者如下:

 

一、協助商人拓展貿易,做好工商服務工作,維護工商界正當權益

 

 本會對促進本澳與國內外貿易往來,發展貿易,向極重視。一九五一年,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在廣州開幕,本會組織了澳門工商界人士回內地觀光和洽談貿易;其後,又推動工商界赴湖北等地參加貿易活動。一九五七年,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開始在廣州舉行。嗣後,每年春秋兩季交易會,本會均受委託代發澳門地區客戶請帖,並組織代表團前往參加,以及協助商人組團赴穗洽談貿易。在廣州交易會慶祝六十屆、七十屆、八十屆、九十屆、一百屆和一百一十屆等大慶時,本會均組團前往道賀。交易會慶祝成立三十周年時,更獲交易會頒發榮譽證書,表揚本會一貫以來為發展雙方經貿和友好合作而作出的積極貢獻。在“第一百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紀念座談會”上,許世元應邀在會上發言,並獲頒發“百屆輝煌傑出貢獻獎”。

 一九六二年八月,組織商業考察團訪問非洲。一九八一年五月,組織考察旅行團赴葡國及歐洲多國訪問。一九九二年六月組織考察團赴葡國、西班牙訪問。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組織考察團赴泰國、緬甸進行商貿考察。一九九八年八月組織代表團赴新加坡、馬來西亞進行推介澳門投資環境。二零零二年六月,再度組織代表團赴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進行訪問,介紹回歸祖國後的澳門特區最新經濟情況。此等考察訪問對了解外國市場及介紹本澳商情,吸引外來投資,對澳門經濟發展均有所幫助。

 為促進本澳工商業發展,每年春節過後,本會都舉辦工商業座談會,邀請本澳行業代表、工商翹楚發表高論,座談會對了解各行業運作情況,交流經營心得,都甚有裨益。這個座談會自七十年代以來,每年不斷,近年還邀請了政府有關部門官員參加,會後,又將會上各代表之意見匯集成冊分送政府各有關部門供其參考,要求擇其善者而從之,得到各有關方面的重視,並於座談會後將全部資料上載到本會網頁供瀏覽。

  澳門特區成立後,為了讓特區政府進一步了解社情民意,本會負責人於二零零零年二月十五日至三月六日期間,分別到本澳二十多個工商團體進行拜訪,親自了解各行業的營運狀況和訴求,並將之整理,匯編成冊--《願為特區建設添磚蓋瓦--澳門工商團體意見匯編》,呈交行政長官何厚鏵先生,為特區政府制定有關政策作參考。

  本會日常為本澳廠商及出口商簽發產地來源證,答覆外地商業查詢,為會員商事服務,舉辦商業講座,代辦會員申請赴美國及加拿大商務入境簽證等項工作,都有助於本澳貿易發展。

  為積極支持政府各項推介澳門活動,自政府貿易投資促進局主辦首屆 “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開始,本會均積極參與該項工作。另外,又多次組織代表團及派代表隨政府代表團先後赴葡國、西班牙、巴西、安哥拉、佛得角、摩納哥、愛沙尼亞、芬蘭、瑞典、印尼、深圳、廈門、北京、義烏、海南、潮汕、重慶、蘭州、銀川、青海、新疆、昆明、內蒙古和台灣省等地展開宣傳推介澳門活動。

  本會根據會員及各行業工商界人士的反映和要求,就政府頒佈的法例當對行業經營造成困難時,均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提出改善建議;或凡涉及全澳工商界之重大權益事情,本會皆召開團體會員或工商團體座談會,共商對策,並按實際情況,據理陳詞,分別向政府有關部門進行諮詢、交涉或提出意見。

 

二、參政議政及參與公共事務

 

 澳門回歸前,本會已有多位負責人,分別在立法會、諮詢會、市政廳、經濟諮詢委員會、職業稅評定委員會、營業稅評定委員會、消費者委員會、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等擔任議員或委員,克盡己責,為本澳居民及工商界反映意見,爭取合理權益,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澳門回歸祖國後,本會積極配合和支持特區政府各項政策,為澳門社會的經濟繁榮、為“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在澳門的成功實踐,發揮應有作用。本會多位負責人分別在行政會、立法會、經濟諮詢委員會、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社會保障基金、統計諮詢委員會、職業稅評定委員會、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及該中心屬下之優質管理委員會、澳門物品編碼協會、消費自願仲裁中心、民政總署、工業產權法制度關注委員會、澳門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會展業發展委員會、物流業發展委員會、文化產業委員會、澳珠經濟交流工作會議等機構和組織擔任議員、委員和顧問。

 

三、積極投身社會福利和社會服務工作

 

  本會歷來重視社會服務工作,一九五八年底,本會即聯同澳門各大社團代表,向廣東省及中山縣當局請求協助解決澳門食水問題,結果獲答允在竹汕洞及銀坑兩地建築水庫,專門供應澳門食水。隨著澳門人口激增,自來水公司又獲得珠海市供應大鏡山水庫及南屏河淡水。長期困擾澳門居民的食水問題,由是獲得解決。

  對於社會福利救濟工作,本會靡不積極參與,與各大社團一道,出錢出力,成績卓著。較為突出者有:

  一九五零年,青洲區木屋大火,各界捐款重建木屋。翌年,本會在該區創辦青洲平民識字學校 (後易名為青洲小學)。該校地段所有權屬高可寧先生家人,高氏將之無條件送與本會辦學,義風堪嘉,熱誠感人。一九五五年,救濟全澳失業工人及貧苦同胞,救濟青洲火災同胞。一九五七年,救濟馬場風災同胞及提督馬路火災同胞。一九六一年,救濟青洲石仔堆同胞。一九七九年,捐款慰問林茂塘火災災民。

  過去一段很長時間,本會曾發出澳門同胞回鄉證明書,為澳門居民回鄉探親旅行提供方便,每年的清明節,本會均派員協助辦理同胞回鄉掃墓事宜。

  對於勞資糾紛、工商事件,凡有投訴者,本會皆本服務宗旨,協助調解,力求獲得合理解決。

  此外,歷年來對於重大之教育、助學、慈善、保健等社會福利事業,本會都出錢出力,大力響應支持。如積極支持同善堂、鏡湖醫院慈善會、澳門日報讀者公益基金會等慈善機構的籌募活動;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援助失業工人籌款活動、籌建“工聯大廈”和內地的希望小學工程等。

  在我國華南、華東地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雲南麗江地區、河北省張家口地區、四川省汶川地區、青海省玉樹地區、台灣省遭受地震災害,災區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重大傷亡和損失時,本著血濃於水的愛國情懷,馬上在會董、理事、監事、團體會員和工商界人士中發動募捐,成績令人鼓舞。

 

四、籌募基金,興建新會所大廈,為穩健本會財政而努力。

 

  一九五七年,本會為發展會務,決定募捐將議事亭前地三層高之會所改建,工程於翌年九月二十五日完成。

  本會及附設部門所需經費龐大,歷年均出現赤字,端賴何賢理事長及社會熱心人士贊助,方克解決。至一九七三年,在何賢理事長倡議下,為求在根本上解決本會今後經費問題,乃發起籌募建廈基金運動,擬將會所拆建為十五層新大廈,部分留為自用,其餘則作為嘗產。結果,籌得澳門幣及港幣共七百多萬元。一九七八年底,本會將新大廈圖則送政府有關當局,一年多後,當局以位於“文物保護區”為由,不批准新大廈圖則。對此,本會深感遺憾。

  及後,經過本會多年努力交涉,終於在一九八七年五月十一日,與澳門政府達成協議,以批租方式給予本會一幅位於羅理基博士大馬路,面積一千七百八十平方公尺之地段,興建一幢十九層高的“澳門中華總商會大廈”,除部分自用外,其餘用作寫字樓及商業單位。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八日新廈落成,由澳督韋奇立將軍、新華社澳門分社社長郭東坡等嘉賓主持啟用儀式。

  而議事亭前地之舊會址,亦於一九九四年八月動工,建為商廈,用作嘗產。一幢五層高的“中華商業大廈”於一九九六年一月十五日正式落成使用。

  “中華總商會大廈”及“中華商業大廈”之先後落成啟用,不但標誌著本會會務的蓬勃興旺,並為今後會務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舉辦文體康樂活動,開展會員福利工作

 

  六十年代後期起,本會逐步開展會員及工商界人士之文娛、體育、旅行等項活動。如多次舉行粵曲、音樂、舞蹈等類型聯歡會;舉辦籃球、小型足球、象棋、乒乓球比賽。其中乒乓球賽一連舉辦十二屆,一度停辦後,於一九九七年恢復舉辦,現在每兩年一屆的工商杯乒乓球團體賽,受到各行業團體的積極參與,反應良好。

一九七六年後,又接連組團赴外國旅行,足跡遍及東南亞、日本及歐美等地。

  近年,為加強與本會團體會員的溝通聯繫,本會每年都組織團體會員到內地進行參觀考察,除加強了本會的凝聚力外,亦深化了澳門工商界與內地的聯繫,促進了交流和合作。此外,本會每年都舉辦兩次省內及省外線的會員及家屬旅行團,足跡遍及小欖、江門、新會、恩平、佛山、番禺、台山、廣州、深圳、重慶、昆明、長江三峽、韶關、潮汕、海南、廈門、上海、杭州義烏等地,受到會員們的熱烈歡迎。為了進一步加強與本會長者會員的聯繫和豐富他們的閑暇生活,本會近幾年都專門組織了因應長者會員特性的參觀旅遊活動,深受長者會員的歡迎。

  為了進一步宣傳會務,本會出版了定期季刊《會訊》,從一九八九年一月創刊至今,二十多年來從未間斷,加強了與會員的聯繫和溝通。

  為加強工商服務和向會員和外界提供工商資訊,本會於一九九六年十月設置了電腦網頁,將本會資料及澳門有關工商訊息置於互聯網上。並於二零零零年在會所內創設了資訊室,室內安放了澳門特區政府公報、政府各類統計資料、各地工商組織及經濟情況資料,並安裝了接上寬頻上網的四台電腦,方便會員及工商界人士上網查閱,擴闊與世界各地的聯繫和溝通。

  為了更好地服務會員,於一九九二年,本會印製了 “會員優惠卡”,獲得近三百家商號的支持,會員憑優惠卡購物、消費得到優惠,很受歡迎,此項服務將繼續完善。

  此外,本會近年先後與澳門頤園書畫會、廣州教育基金會等主辦了“黎雄才從藝八十年回顧書畫展”、“歐初書畫展”及“關山月回顧與前瞻書畫展覽會”、參與由澳門基本法協進會主辦的“基本法活動專題攝影比賽”;以及舉辦各類型講座等;豐富了會員及居民的文化生活。為迎接北京奧運會的舉行,本會於二零零八年五月十日假松山文娛廣場舉行“喜迎奧運,齊齊參與”環山嘉年華活動,本會團體會員、工商社團以及兩附設學校師生共千多人出席參與,場面熱鬧,氣氛熱烈。

 

六、發展新會員

 

  一九七零年六月,舉行徵求新會員運動,徵得商店會員一千零三十戶,個人會員二百四十六人。一九七八年六月,發起徵求永遠會員運動,新增永遠會員三百四十單位。

  現在,本會常年入會的各類會員,每年共約有八、九十名。

  至二零一二年底止,本會共有永遠及普通團體會員、商號會員、個人會員三千多單位,當中團體會員超過一百三十個單位。

 

七、開展工商界青年及工商界婦女工作

 

 一九七七年七月,成立青年組(後改稱“青年委員會”),為本會會務發展注入了新血,開本澳社團青年工作之先河。三十年來,青委會在歷屆主任們的領導下,做了大量有益和有建設性的工作;近年,青委會舉辦了相當多的講座和大型聯誼活動,組織了為數不少的外訪活動,也接待了不少到訪的外地青年團體,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務,更對宣傳推廣澳門基本法和澳門回歸工作積極支持和參與,培養青年工商界參與社會、服務社會,深受理監事們的讚賞和社會人士的認同,為本會的發展起了支持和促進作用。

  為配合社會發展需要,加強本會女會員及工商界婦女的聯繫,開展與本澳及內地、海外婦女社團的的溝通交流,本會於二零零零年設立了婦女委員會,開展工作。成立至今,婦委會舉辦了為數甚多的切合婦女會員的各類型講座和聯誼等活動。除了與本澳各有關團體、機構加強了聯繫溝通外,還先後組織了代表團到北京、香港、上海、廣州、深圳、順德、番禺、珠海等地進行參觀訪問,加強了與有關婦女團體的聯繫,也經常接待來自各地婦女團體的到訪。對於宣傳和推介澳門起了一定作用。 

 

八、做好接待內地和外國來賓到訪工作;組團赴外地訪問

 

  隨著澳門工商業不斷發展,本會與國外之交往亦日益頻繁。許多外國工商界代表團及多國駐港總領事、商務參贊等蒞會訪問,本會均一一給予友好接待。本會並和多個外國工商團體簽訂友好合作協議書,為推動澳門與外地的經貿合作而努力。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八日,葡國總理施華高在北京簽署“中葡兩國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後抵澳作官式訪問,當日蒞臨本會,受到盛大歡迎。

  一九六六、一九七六、一九八六、一九九六及二零零六年,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分別慶祝成立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及一百周年會慶,本會先後由馬萬祺會長,崔德祺、許世元、彭彼得副會長等率領代表團赴新加坡祝賀。

  一九七零年起,本會先後多次組團赴港,祝賀香港中華總商會成立七十至一百周年、一百零五周年、一百一十周年大慶。

  一九九一年,自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創辦首屆世界華商大會開始,本會都先後派出代表團赴新加坡、香港、曼谷、溫哥華、澳洲、南京、馬來西亞、韓國、日本、菲律賓、新加坡參加第一屆至第十一屆的世界華商大會,有助加深對世界各地華商的了解,促進澳門對外貿易的發展。

  隨著內地改革開放和澳門回歸祖國,本澳與內地各省、市、自治區的工商和各方面的機構和團體的交往日漸頻繁。近年來,對於各地來澳訪問的經貿代表團、考察團、商品展銷會代表團等,本會都予以接待,積極宣傳推介澳門,介紹澳門特區政府成立後的投資環境等情況,為拓展商機,推動澳門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並和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工商團體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

 

九、舉行節日及會慶活動

 

  每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本會均舉行聯歡聚餐、酒會等活動,並借出會所為澳門各界慶祝國慶籌委會辦公地點,以及派出代表參與全澳同胞慶祝國慶工作。

自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始,澳門愛國社團就以各界同胞大聯合的名義組成了“澳門同胞慶祝國慶籌委會”,統籌全澳國慶活動。本會亦一直無償借出會址供國慶籌委會辦公之用並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積極配合國慶籌委會各項工作。於二零零五年八月十九日,澳門同胞慶祝國慶籌委會常設委員會通過決議,結束由“澳門同胞慶祝國慶籌委會”統籌全澳慶祝國慶活動的歷史任務,今後將由澳門特區政府全面主辦慶祝國慶活動。

 澳門回歸祖國後,本會每年皆舉行酒會等活動,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周年紀念,氣氛熱烈。

  於二零零五年以前,每年農曆正月初一日本會皆舉行春節團拜,共賀新春。

  一九六三、一九七三、一九八三、一九八八、一九九三、一九九八、二零零三年、二零零八年,為本會成立五十、六十、七十、七十五、八十、八十五、九十周年及九十五周年會慶,分別舉行聚餐、聯歡會、酒會,邀請海內外及本澳嘉賓,共申慶祝。在本會九十周年會慶裏,非常榮幸得到江澤民主席、李鵬總理為本會九十周年紀念特刊惠賜墨寶,全國政協李瑞環主席出席會慶酒會,本會同人深感振奮。

 

十、繼續辦好各附屬部門,為社會提供服務。

 

  本會附設閱書報室創辦於一九四八年。現有藏書近二萬冊,訂有雜誌、中外報刊達九十份。近年來,每年到閱書報室閱覽人數達六萬八千多人次,外借書刊近五千冊次。閱書報室開放的近六十年裏,除免費為我會員提供閱覽或翻查資料外,實際上已成為一個對外開放的公共閱書報室,很受市民大眾的歡迎。

 商訓夜中學前身為商業訓練班,一九四七年由本會創辦,既為適齡的失學青少年提供中等教育,也讓在職的青年獲得補償中等教育機會。二零一二至二零一三學年全校有學生近三百人,共有十一個教學班,分別為高中八個班、初中三個班。一九九七年八月,商訓夜中學獲政府批准加入九年免費教育網,於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學年轉為回歸教育,大大減輕學生和家長的經濟負擔。

  青洲小學原名“青洲平民識字學校”,創辦於一九五一年。二零一二至二零一三學年,有學生近四百人,共有十八個教學班,其中幼稚園六個班,小學十二個班。一九九五年八月,青洲小學獲澳門政府批准加入澳門免費教育網。雖然近年來本澳中學的學位十分短缺,但青洲小學歷年的畢業生均能順利升上中學,並有較好表現。

  為進一步提高兩校教學質量和改善教學環境,經過多屆校董會同人的跟進,向政府反映,於二零零零年九月獲教育暨青年局通知,政府決定將馬楂度博士大馬路539號一幢五層高的樓宇交商訓夜中學使用,於二零零二年九月正式遷入使用。而青洲小學方面,我會決定將之拆建。在多屆校董會同人的努力下,正式辦妥青洲小學的土地批租合約,青洲小學的拆卸工程亦於二零零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正式展開,於二零零二至二零零三學年青洲小學新校舍正式落成啟用。至此,困擾我兩附設學校的校舍問題都相繼獲得解決。隨著我兩附設學校新校舍的投入使用,標誌著我會對特區新時代新的承擔。

 

十一、積極參與澳門回歸、籌組特區政府的工作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三日,中葡簽署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翌年,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及澳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先後成立。本會負責人馬萬祺、崔德祺、何厚鏵等多人分別出任該兩委員會主要成員,積極參與並推動有關工作。一九九三年三月三十一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一九九八年五月五日,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在北京正式成立。本會負責人馬萬祺、何厚鏵出任副主任委員,崔德祺、許世元等多人出任委員,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籌備工作獻策出力。

  澳門回歸祖國,意義重大。這是中華民族繼香港回歸後的又一盛事,是“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偉大構想的再次成功。在澳門回歸歷程中的各個時期,為實現平穩過渡、政權的順利交接,特區政府籌備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會同人都不遺餘力,努力將各項工作做好。為了關注澳門回歸祖國各項工作,本會成立了“關注澳門回歸工作小組”,先後舉行了團體會員、行業代表座談會,推動做好澳門回歸的各項工作,並在本會網頁內增闢澳門回歸專欄,廣泛宣傳澳門回歸訊息。關注小組又將收集到的意見歸納整理,送交澳門特區籌委會;此外,本會又派代表出席籌委會政務小組舉行的澳門特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的組建諮詢會議,就推委會如何產生的若干問題,提出意見;為歡慶澳門回歸祖國,本會又成立“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活動工作委員會”,舉辦多項慶祝活動;包括:發行紀念郵封、舉行慶祝酒會、組織五百多名工商界人士參加迎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進駐澳門、製作“百業興旺慶回歸”花車參加“澳門各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主辦的大巡遊活動;並在何賢公園內建造“澳門回歸紀念亭”,以昭示子孫後代。為了支持和配合“澳門各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活動委員會”開展全澳性慶回歸工作,本會無償借出會址七樓四個單位作為慶委會辦公之用和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積極配合工作。

  更可喜的是,本會原任副會長何厚鏵參選成功,獲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為第一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十二、配合特區政府經濟政策,積極促進區域合作,擴闊發展空間,並加入國際商會俾能在澳實施“ATA單證冊”制度,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進一步加強區域間的合作和擴大對外的交往,已成為促進經濟、文化發展,增強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為此,澳門特區政府在成立以來,致力推行“遠交近融”的對外政策,積極推動、參與區域間的互利合作,並努力將澳門打造為“經貿合作的服務平台”。為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門特區政府努力將澳門建設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藉此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本會對此亦大力推動和參與,通過“泛珠三角區域商會聯席會議”、“泛珠三角區域貿促機構聯席會議”,以及“粵港澳主要商會高層圓桌會議”等會議機制,推動和深化區域間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並利用CEPA和其各項補充協議的落實,《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和南沙開發等一系列的政策的實施,發揮本會的橋樑和紐帶作用,促進了澳門與內地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擴大了澳門的合作發展空間,為澳門迎來了無窮的發展機遇。

為了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並為會議展覽業的發展提供必備的條件,在經濟財政司譚伯源司長的倡議和支持下,本會於二零零八年正式加入屬國際商會組織(ICC)的世界商會聯合會(WCF)為會員,並去函國際商會--世界商會聯合會(ICC/WCF)報請加入世界“ATA單證冊”體系,而特區政府於2009年11月23日,在政府公報之441/2009號行政長官批示:指定澳門中華總商會為“ATA單證冊”發證機構和擔保機構。隨後獲世界商會聯合會同意於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一日起在澳門地區正式實施“ATA單證冊”,澳門遂成為世界“ATA單證冊”制度的第六十八個參與成員。為了適應澳門國際地位的提升,經國際商會組織(ICC)一眾成員的倡議和贊同下,於二零一一年六月八日至十日在墨西哥舉行的第七屆世界商會大會以及在六月十一日國際商會理事會會議上,一致通過澳門中華總商會的會籍提升為國際商會的特別成員(ICC Special Group),即地區代表成員(National Committee Member),等同香港和台灣的會籍地位,並獲選為世界商會聯合會(WCF)理事會成員。為提升澳門的國際地位,為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揮了我們的獨特作用。

 *       *       *      *      *

 

綜上所述,本會自成立之日起,即致力謀求工商界之利益,致力社會福利及服務工作為目標。尤以近六十多年來,會務與時俱進,不斷刷新。二零一二年二月一日崔世安行政長官在一公開場合肯定本會“在維護澳門社會整體利益、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推動區域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百年來,本會所取得的成績,源自全體中總成員對辦會宗旨的忠誠與承諾;對國家、民族、社會的熱愛,以及各階層人士對本會的信任和支持,本會會務才得以與時俱進,不斷刷新,在發展中鞏固,在鞏固中壯大。這一百年的經歷,見證了本會與澳門社會的共同成長。今後,本會將以更積極向上的精神、更開拓進取的態度,去創造更多的輝煌;在踏入第二個百年裡,繼續譜寫波瀾壯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