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期“穩經濟、保就業”的建議 -- 許樂敏

字型大小: 字型大小
日期: 2020年12月21日

後疫情時期“穩經濟、保就業”的建議

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許樂敏

就業關乎民生經濟。在疫情影響下,本澳居民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為應對疫情對居民就業的衝擊,特區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保障促進本地居民就業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2021年施政報告》提到:將會持續把保障本地居民就業穩定置於優先位置。這顯示出當局對穩定就業大局的信心和決心,由此可見,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政府施政重點仍以“穩”字為先。

實際上,後疫情時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就業保障工作極為艱巨繁重。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到“穩經濟、保就業”,無疑要澳門中小企“唱主角”,助力本澳經濟社會早日全面步入正軌。眾所周知,中小企是經濟復甦的重要支撐,澳門中小企數量龐大,佔本澳企業總數九成以上,廣大中小企在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就業等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由於深受疫情以及外部環境深刻變化的影響,使本來就面臨轉型陣痛的中小企業更加壓力重重,經營困難前所未有。

習近平主席曾明確指出:“確保就業大局穩定”。保民生就要優先保就業,而保就業就要穩住澳門廣大中小企,中小企穩則就業大局穩。因此,為進一步促進本澳就業保障工作,建議政府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扶持中小企業、穩定崗位存量。加強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中小企業支持援助力度,加快審批有關援助計劃,減輕經營負擔,發揮好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主力軍”作用,為穩就業打好基礎。在穩就業存量的同時,不斷拓寬就業渠道,激發就業新增長點;重點做好畢業生、青年等重點群體就業轉業工作,持續優化創業環境,鼓勵居民創業。

二、豐富培訓方式、提升職業技能。擴大培訓對象範圍,增加中小企急需緊缺工種的培訓課程,填補外僱退場後職位空缺,做好就業配對;配合政府提倡產業多元發展的目標,大力推行以中醫藥、現代金融、會展、電商、文創等行業就業需要為導向的培訓模式,增加帶津培訓名額並逐步擴展津貼範圍,支持企業以訓穩崗,不斷提升居民職業技能。此外,推動線上線下職業技能培訓融合開展,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化、個性化的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全力培育優秀人才,促進居民向上流動。

三、完善政策措施、維護大局穩定。根據形勢變化靈活調整政策方向和力度,撐企業、穩就業、擴職位、增培訓等多措並舉,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政策精準性以及措施的宣傳力度;加強政府跨部門聯動,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落實落細各項援助中小企和保障居民就業的政策措施,努力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四、融入灣區發展、拓展就業空間。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斷推進,以及我國即將進入“十四五規劃”,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扶持中小企帶動本地就業的同時,當局應進一步鼓勵澳門居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積極投身大灣區創業創新、實習見習,拓展居民就業發展空間,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入踐行習主席關於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豐富“一國兩制”事業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