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言薈”── 深入領會兩會精神 做好開局工作
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 馬志毅
今年兩會正好是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與“十五五”規劃編製啟動之際召開,與此同時,澳門特區也是新屆政府開局之年,故對國家以至澳門具有多重意義。過去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國家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並賦予港澳建設國際高端人才聚集高地,助力國家高水平開放的時代使命,祖國迎來七十五周年華誕,澳門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也邁進堅實的二十五周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去年國家在創新宏觀調控、全面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發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社會事業、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政府治理創新等七大方面堅持穩中求進的步伐,成績令人振奮。
今年的發展目標定在GDP增長5%左右,並實施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適度寛鬆的貨幣政策,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資金資源要“投資於人”服務民生,打好政策“組合拳”。當中用了比較大的篇幅來闡述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既是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經濟增長潛力和有利條件支撐,並與中長期發展目標相銜接,突出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鮮明導向。在新質生產力帶動經濟動能轉換下,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完善,內生動力續步增強,加上去年第四季中央果斷英明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有效應對下行壓力,激發增長潛力。而中長期發展目標則指新時代“兩步走”戰略中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總量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20年翻一番。按照七十二法則,5%左右的長期增長率剛好在三個“五年規劃”後達到翻一番的目標。而要達致今年及更長遠的增長目標,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了十大任務,今年首要任務是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內需,以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科教興國,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等。加上自1978年以來最高的4%赤字預算率,發行1.3萬億的超長期國債,為應對內外部風險提供有力的支撐。
新一屆特區政府即將迎來首份施政報告,做好開局之年需要深刻領悟兩會精神,在“十五五”規劃的編制過程中,充分表達澳人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意願,提升戰略定位,助力國家高水平開放。在提振經濟方面,澳門應緊隨國家大政方針,大力刺激內需與入境消費。就在兩會剛閉幕不久,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同時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一老一小”服務、文旅體冰雪入境消費、居民增收、穩房穩股等一系列共30條政策。很多政策的設計及出台的背景對澳門深具參考意義。比如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對市民的消費信心和財富效應有極大的影響,澳門房地產市場已連續幾年量價雙尋底,橫琴合作區商辦房錯配及空置率更是令人憂心,這些問題都不由今屆政府漠視不理。市民的消費疲弱、民生區中小企的經營困難、銀髮經濟與“少子化”、居民增收等也是值得關注,需要有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去刺激幫扶,實現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高度結合,全面貫徹習主席在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銳意進取、開拓創新,讓“祖國的掌上明珠”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