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舉措促澳珠共譜海洋經濟新篇章 -- 林英培

字型大小: 字型大小
日期: 2025年08月25日

“策言薈”──三舉措促澳珠共譜海洋經濟新篇章

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 林英培委員

近日,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組織成員前往珠海桂山島和外伶仃島,圍繞旅遊景點、設施配套以及珠海海洋集團“格盛一號”深海養殖項目進行考察,深入了解當地投資政策,以及豐富的海島資源和發展潛力,為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多元思考方向。

澳門與珠海一水相連,地理位置上擁有協同發展的先決條件。隨著國家區域一體化戰略的深入推進,澳珠合作正持續邁向經濟與社會的深度融合,既體現在陸路相接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更向隔海相望的萬山群島延伸,開拓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在澳珠合作的佈局中,海洋經濟的戰略地位尤為凸顯。珠海擁有珠三角最廣闊的管轄海域,面積達9,348平方公里。珠海市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近年設立海洋發展局統籌推動相關工作,印發《珠海市海洋產業藍色增長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決心明確,藍圖清晰。

與此同時,澳門亦逐步探索海域資源的利用,過去開通澳門氹仔至珠海桂山島的客運航線,去年公佈《海洋功能區劃》及《海域規劃》,為澳門的海洋產業佈局和生態保護提供綱領性指導。更為重要的是,今年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來澳時,亦十分關心澳門的海域利用和發展。以上種種,表明澳珠在海洋經濟領域存在高度契合點與功能互補性。

當前,澳珠海島合作在旅遊觀光領域的聯動初見成效,未來雙方應採取更多舉措,進一步釋放潛在價值,與彼此的自然生態稟賦和發展空間進行有機結合。

為此,建議如下:

一、結合本澳文旅發展增設航線。鑒於本澳正大力推進片區活化工作,文旅資源尤其是深入社區的旅遊配套日益豐富,內港客運碼頭毗鄰新馬路、福隆新街、内港23及25號碼頭和沙梨頭街市等項目,桂山島擁有秀麗的海島風光和水上運動,建議開設澳門內港客運碼頭連接至桂山島航線,形成兩地文旅資源聯動,豐富旅客的“一程多站”體驗。

二、深化“旅遊+”聯動的廣度與深度。兩地在現有觀光合作基礎上,應大力推動“旅遊+”跨界融合,例如結合本澳打造“體育之城”與“演藝之都”的目標,可設計“澳門演唱會/大賽車+海島休閒度假”旅遊套票,共同策劃舉辦如大灣區海釣比賽、環島自行車賽、海上帆船賽等體育盛事,打造區域體育旅遊品牌。

三、 拓展海洋經濟合作,共建藍色經濟圈。為提升海洋旅遊的深度與吸引力,澳珠可借鑒內地先進經驗,引入創新“漁光一體”模式,將水上光伏發電與水下漁業養殖結合,構成可持續的複合產業生態。藉此開發海洋科普與環保基地,讓更多人了解現代漁業科技,理解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際應用,促進多元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