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業座談會

字型大小: 字型大小

澳門廠商聯合會

                             澳門廠商聯合會理事長 馮信堅

  按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19年澳門全年總出口貨值為128億元,按年增加5%。2019年底至今,澳門經濟跌入低谷,去年在中美貿易摩擦關係影響下,澳門的整體經濟發展已出現下調,再在新冠肺炎全球蔓延下,澳門的整體收入出現前所未見的新低。

  澳門的整體經濟在中美貿易戰已受到一定的沖擊,在一“易”未平,一“疫”又起的情況下,澳門的工業亦承受內外交困,今次發生的肺炎病毒肆虐全球,迅速蔓延的情況下,各國的經濟、旅遊等全面陷入停頓,各國要面對抗疫情、保民生、振經濟等等方面,面對許多的困難及挑戰,各國不能獨善其身,各個各行業都不能幸免。澳門回歸後由開放博彩業,得到經濟的高迅發展,市民收入增加,在華麗的經濟數據背後,是產業單一、市場單一、經濟單一、就業單一,在極度依賴旅遊博彩的情況下,更凸顯澳門經濟結構單一的脆弱性。廠商會一直堅持推動工業發展,從不同渠道均提出澳門整體經濟結構要取得各方面均衡發展,工業是“穩定經濟之本”,能起到一定的抗震及抗逆作用,在這段期間,各行各業停工停產,甚至出現結業、裁員或減薪,但部份的食品廠仍能保持基本運作,以保障市民需要,其中特別是澳門的藥廠,更收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通知要保持生產,以保障藥物的穩定供應,以及有藥廠因應社會的緊急需要調整生產線,以解市民大眾之急,這些都是在疫情期間的真實例子,實實在在說明工業,特別食品工業及藥品製造工業的重要性。經此一“疫”,社會及政府是深刻反思的時候,亦是重新部署澳門經濟結構的機會,我會希望特區政府能深入探討及落實如何扶持澳門現有工業、吸引新興產業,制定工業長遠發展規劃,為澳門工業發展注入更大的發展條件。讓澳門工業有條件持續及轉型升級去優化澳門的產業結構、有條件去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及配合國家對澳門產業多元的要求以及融入大灣區發展,從而拓展發展空間。本會作為工業界的代表,對如何推動澳門工業持續發展及轉型升級,我們有以下一些建議:

(一)  爭取利用橫琴建立澳門工業園、拓內銷市場

  橫琴開發其目的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以橫琴為載體,通過創新合作機制與管理模式,共同打造跨界合作創新區,有利於彌補澳門土地資源有限和勞動力相對短缺的劣勢,為逐步改變澳門經濟結構比較單一的問題提供新的空間。”

  澳門現有企業要加大發展困難重重,由於澳門土地資源少,現有廠房老舊,電力不足,根本無法優化現有工業發展,即使現在工業在舊區亦難以升級發展,要發展澳門工業,不應再局限在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要開拓新的工業園區,因此可否爭取在橫琴設立澳門工業園,重繪澳門工業未來發展的藍圖,在園區內重新規劃發展,讓澳門的企業可以進駐,可以有空間及條件發展、提升、轉型,讓澳門企業可以與內地及國際接軌,同时有新的工業規劃,更可以吸引新興外資與澳門企業合作,拓展澳門產品多元化。

  在工業園區內希望能爭取所有法律法規、制度及稅務等按照澳門現行的法律法規執行,如產品生產的規定,衛生條件要求等等,以及澳企澳批、澳企澳稅、澳人澳稅; 同時推出優惠措施鼓勵澳門企業產品升級進入園區; 爭取在橫琴生產的產品,在澳門完成最簡單的工序或扣減法,或累加法,即成澳門製造產品; 争取工業園區的GDP歸澳門所有。

(二)  重新研究澳門新興產業,修改滯後的法律法規

  在澳門有限資源及的條件下,澳門工業未來的走向,應該科學分析澳門的工業的能力及環球市場、內地市場、葡語系市場所需要的產品,根據市場的規律去尋找,從而得出澳門適合發展哪些產業。可以由現時已有的 “推動製造業發展工作小組”進行,深化其功能,多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同時在研究澳門新興產業的同時,亦要清理一些窒礙工業發展的陳舊法律法規,要重新審視及制定適合、扶持、有助及鼓勵澳門工展未來及可持續長遠發展需要的法律法規。

(三)  爭取產品通關便利,設立“澳門產品通關便利化常設委員會”

  在橫琴設立澳門工業園區,除了可以為本澳工業拓展發空間及條件,同時亦有利澳門產品進口內地,但產品通關一直是困擾澳門企業的問題,在CEPA《貨物貿易協議》,其中有表述“就所有內地稅則號產品制定原產地標準及提供更靈活的原產地認定方法,進一步提升貨物貿易的通關便利化水平“,政策有了,但仍有很多的障礙,如通關口岸的商檢、商標、清關手續、產品的估價標準、增值稅等等,這些問題窒礙了澳門企業走進內地步伐。因此必需要同時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在大灣區內先行先試突破固有貨物通關模式,優化通關措施,可以嘗試將M嘜認證計劃與內地產品檢驗檢疫計劃進行互認,先踏出第一步,讓獲得M嘜認證的產品作為誠信產品或由食安中心發出的衛生證書的產品可優先放行,以誠信方式進行抽驗,這樣才能真正達致通關便利化,地區產品才能真正自由流動,為澳門製造的產品進入內地市場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同時最好是設立一個由內地政府負責通關工作的海關與澳門相關部門及澳門製造業界代表組成的“澳門產品通關便利化常設委員會”,建立直接的溝通機制,能有效快捷解決兩地通關問題,同時亦可以及時儘快處理一些不可預見的狀況,掃除障礙,達至通關便利的目的。這將有利於進一步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促進內地和澳門的經貿交流與合作,有利於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四)  政府加快落實澳門製造本地採購

  每個國家或地區為求經濟穩定,必然會推動及發展本土經濟,刺激內需,更會由政府做起,進行本地採購,這是其中一種有效途徑, 2018年政府推出公共採購法修改法律諮詢工作,但修改內容並沒有就如何支援澳門製造有著墨,希望特區政府今後能走出價低者得的做法,讓澳門製造優先採購的方式帶頭推動澳門工業的發展。

  各位工商界的朋友,相信在疫情下大家都在思考如何“疫”境求存,政府在疫情期間推出多項扶助的措施,惠及市民及企業,這些措施無疑是“及時雨”,但絕非長遠之計,長遠還是要加快推動產業適度多元,要認真審視及研究澳門未來的經濟結構及發展,製定相關可行有效的政策,增強澳門經濟韌性,讓澳門經濟在遇到逆境時能有所支撐,逆境過後能儘快復甦,達至保障廣大居民的生活,穩定社會的目的。